肇庆市农业学校(肇庆市工程技术学校)是肇庆市教育局直属公办中等职业学校、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、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、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、广东省绿色学校、广东省依法治校达标校、广东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、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、肇庆市退役军人教育培训示范基地、肇庆市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,肇庆市第二城乡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,肇庆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。
学校创办于1929年,原校址在郁南县连滩,初创校名为“郁云共立喜泉初级农科职业学校”,此后改名为“广东省立喜泉农校”。1952年学校搬迁到鼎湖现址办学,先后更名为“广东省西江农业学校”、“广东省高要农业学校”、“华南农学院江门分院”、“肇庆地区农业学校”、“肇庆地区五七农业大学”,1988年更名为“肇庆市农业学校”。在1958至1963年、1975至1981年期间 ,曾开办过全日制大专层次教育。1999年,学校被评定为省级重点中专学校。2005年,学校被评定为“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”。2007年,经肇庆市教育局、肇庆市编委办批准,增挂“肇庆市工程技术中等职业学校”校名。从2009年1月起,学校划归肇庆市教育局主管。2010年10月,经市人民政府批准,肇庆市外语外贸学校整合并入农业学校。2012年被评定为广东省示范性中职学校,2013年4月经教育部等三部委批准成为“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”第三批建设单位。2018年12月,学校顺利通过“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”第三批建设单位验收,正式确定为“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”。2020年,经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广东省“绿色学校”。2021年3月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评审为“广东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”。2021年1月至2024年12月,学校被列为“广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”在建单位,重点建设畜禽生产技术专业群、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。2024年9月学校被肇庆市教育局认定为“第五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”,10月被肇庆市科协评为“肇庆市科普教育基地”。
学校坐落在国家5A级鼎湖山风景区,校园占地228亩,校舍建筑面积9.5万平方米,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(场)103个,建有重点专业实训基地6个,其中国家财政支持建设专业实训基地1个,省财政支持建设专业实训基地5个,实训仪器设备总值4736.03万元。
学校建立以涉农专业为优势特色、工农类结合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,设有机电技术、艺术信息、经济贸易和生物技术4个专业部共18个专业,着力打造机电应用技术和畜禽生产技术两大省高水平专业群,其中:畜禽生产技术、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认定为省“双精准”示范专业;畜禽生产技术、园艺技术、会计专业是国家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;学前教育专业是省教育厅第一批备案专业、肇庆市示范专业。
学校现有中、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50多人,“双师型”教师140人,肇庆市名教师10人。全日制中职在校生7200多人。建校95年来,培养了包括“世界杂交油菜之父”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教授,第十二、十三、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徐建贤等5万多名优秀管理和专业技能人才。多年来,毕业生供不应求,深受用人单位欢迎,就业率达98%。
办学理念:学生全面发展,教师尽显才华,学校持续发展。
校训:厚德精艺,敬业求真。
校风:文明、团结、勤奋、创新
教风: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言传身教
学风:自信 乐学 善思 笃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