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8日上午,著名当代作家、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得主阿来,应学校邀约,携其匠心之作《西高地行记》《云中记》莅临我校与广大师生畅谈文学创作。校长彭寿清出席现场和致辞,并代表学校为阿来老师颁发特聘教授聘书。
活动现场 黄宇翔/摄
著名作家阿来受聘为学校“特聘教授”
彭寿清校长为阿来老师颁发聘书 郑嘉健/摄
“阿来老师加入湛江科技学院大家庭,将进一步浓厚学校的人文氛围,为学校人文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,为学校文化文学研究等领域开拓新视野、提供新思路。”在当天的文学盛会现场,彭寿清校长为阿来老师颁发了特聘教授聘书,阿来老师正式受聘为我校特聘教授。彭寿清校长在随后的致辞中表示,文学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者,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,尤其需要文学的滋养,需要文学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和审美陶冶,为人类的精神提供栖居之所。
彭寿清校长致辞 黄宇翔/摄
“文学不仅是语言的艺术,更是生命的哲学。大学校园里有文学的滋养,大学文化才足够丰富,大学生的心灵才足够丰盈。”彭寿清校长盛情感谢了阿来老师的到来,并强调学校将持续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,让广大学子在经典的浸润中涵养品格、启迪智慧。
阿来老师和师生畅谈创作心得
“和科学不同,文学从微小的、具体的事物出发,从人出发。”阿来老师谈到,自己更关注人的生命,无论是《西高地行记》,还是《云中记》,均立足一方土地,通过“小尺度”写出人和故土的联系,写出感受自然、感受生命的美好,也写出了守护精神家园的态度。阿来老师以《云中记》的创作历程为切入点,在作家感知能力、写作意愿与技巧、西方经验本土化、角色与环境互动关系、文学素养提升等方面与在座师生进行了充分的探讨。谈到《西高地行记》的创作时,他特别强调了“行走”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,呼吁青年要关注“脚下土地”的人文历史。
阿来老师与师生畅谈创作心得 黄宇翔/摄
“‘行走’不仅是为了欣赏美景,更重要的是思考和感悟。每一次‘旅程’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,让人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。”阿来老师以丽江水文为例,阐述了人文与科学并重的重要性,呼吁同学们在关注“脚下土地”,更应关注其背后的科学与人文。他引用鲁迅先生“无穷的远方,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”这句话寄语我校学子,要在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中探寻生命的真谛。
在互动环节,许多同学踊跃互动。在同学们略显紧张的提问中,阿来老师耐心等待、用心解答。其哲理闪耀的话语,其思辨与见解的深刻,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富有启发的思想对话。
阿来老师为学子签名赠书 黄宇翔/摄
学校图书馆为阿来老师颁发了《图书馆藏证书》 黄宇翔/摄
分享会结束后,阿来老师还为同学们签名赠书,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和宝贵的回忆。学校图书馆为阿来老师颁发了《图书馆藏证书》,以感谢其对我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支持与贡献。
学子反响热烈,感悟良多
“这次读书会于我的意义,在于让我感受到阅读与创作离我们的生活很近。阅读使人能跨越时空与智者对话,开阔认知边界;而创作将感悟化为文字,形成了个性化的精神印记。这是很有意思的提升过程。”外国语学院2022级英语13班李湘怡同学表示,未来她也会选择用笔、用相机记录身边的点滴,更深刻地感受生活的意义。
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黄宇翔/摄
文化传媒学院2024级网络与新媒体2班的李燊宁同学则表示,从阿来老师身上深切地感悟到什么是真正“行走的人生”,它不仅是探索世界的地理版图,更是在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和提升对世界的认知,由此丰富生命的厚度。
管理学院2022级工商管理6班周华华同学表示,参加完这次分享会,他萌生了记录下生活快乐瞬间的念头,这些快乐的“集锦”,是前行的力量和希望。
本次分享会是我校“书香校园”系列活动的一场,旨在以“名家谈创作”为桥梁,搭建起学生与名家之间深度交流的优质平台,进一步引导广大学子深度阅读,在书香浸润中提升人文素养,让文学的力量滋养青春成长。